轉眼間又到了年底,到了檢視自己新年許下目標是否有實踐的時刻了,是否又是虎頭蛇尾了?八成都沒做到吧?應該是十成吧!你一定覺得反正每年都這樣,也沒什麼關係,下一年又是新的開始,我再好好地實踐。殘酷地說:承認吧!再過十年你也不會達成。
在看到《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何過不好這一生?》不是在跟你講有什麼厲害的「道理」,而是在分析我們知道這麼多道理,但是卻沒有去實踐它的心態或是行為,書中針對人生中許多面向用理性的分析一一導引,不是讓讀者懷疑理論的正確性,而是我們是否對這些理論有了什麼誤解了以至於無法達成。
其中第一章節就是先敲醒認清自己,在許多談話或是文章中我們都會學到一些道理,當重複聽到時會說「這道理我懂,只是懶」,對一個正確的道理表現出懶惰,就是認知能力不足的體現。
例如:老師都誇這孩子聰明,就是懶,不肯用功。那就是這孩子的認知能力不足,因為認不清學習有什麼用,或者看不到學習成績跟未來自己想要的結果之間的強關聯性,因此才會選擇不用功。如果把聰明這個概念擴展到廣義,如果沒有能力在既定的環境做出正確的決定,那又怎麼能算是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