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現代科技發達所賜,我們可以輕易的取得各種知識與訊息,反觀來說,我們身邊無時無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資訊,該如何因應才能夠精準學習。
作者成甲將知識及學習透過不同方面來拆解,知識該如何選擇,要選擇那些可以改變你行為與認知的有用知識,並慢慢加強這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在此書中有個常出現的關鍵詞叫「臨界知識」,意思是我們經過深層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規律或定律。
為何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種總是最認真、重點話很多、筆記滿滿,但考試卻考不好的人,因為他們的學習方式錯了,這類的人是屬於「低等勤奮」,因為他們讀書的方式太原始。
要跳脫出這樣的學習模式關鍵在於理解及思考,讓新知識與現存的舊知識產生連結,從點變成面,這個觀點跟我先前文章《大腦喜歡這樣學》一樣,可以透過集中與發散的切換對大腦記憶都有更好的效果,全面地理解更甚於單方面的死記。
我認為書中是作者成甲個人的經歷轉換為他的臨界知識,對想再學習方面更上一層樓的人來說大多都很有幫助,只是畢竟這是屬於他自己的臨界知識無法全然套用每個人,有些觀點我能理解但不一定認同,因此,可以學習看看作者的方式尋找屬於自己的臨界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