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雲承認自己是看書會入戲很深的人,當初看到廖輝英《藍色第五季》苦命不平等對待的媳婦時
邊看邊氣憤的跑去跟男生說「以後你們不要像書上的男生這麼不講理,只會打老婆!!」
換來只是嘲笑的口氣與不削的態度說「現在這年代能不被太太打就很不錯了!」
想一想,說的也是.......現在的女生~~嘖!可不再是省油的燈了
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叮嚀自己開始鍛鍊我的體力,這樣或許還有威嚇的作用(噗)
言歸正傳!!
這本《姊姊的守護者》也是一本讓我入戲很深的書籍
內容是描述凱特從小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母親莎拉為了要拯救凱特的性命
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
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一顆腎臟。
一直以來都默默的忍受捐贈抽取骨髓、幹細胞的疼痛,這次安娜不願意繼續忍氣吞聲了
她集結自己微薄的零用錢去請律師坎貝爾控告自己的親生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坎貝爾認為這樣的案件罕見勢必可以讓自己聲名大噪,便爽快的答應安娜的委託
但是,在官司訴訟的過程中,安娜的態度舉棋不定
面對自己親生母親會有歉意與愧疚,也不希望影響整個家庭的和諧,但是仍然堅持不願意捐贈的立場
腎衰竭的凱特捐贈之需迫在眉睫,只是在此官司尚未有個判決前,任何人皆不能強迫安娜捐贈
安娜深愛自己家人,但又不願意為此犧牲自己的將來,到底她最後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茱迪‧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
法律與道德相互抵斥該如何做出公平的判決?
法律的產生是為了要保障、保護人民的權利,但是法律的制定回歸最初又是以道德為基礎
兩者相互矛盾有彼此相依而生(就是所謂的法律中的灰色地帶嗎?)
「答案是沒有正確的答案。所以深為家長,身為醫生,身為法官,乃至於整個社會,
我們都在摸索中做能讓我們晚上睡得著的決定──因為道德遠比倫理重要,而愛遠比法律重要。」P.417
有句話說「久病無孝子」,雖然此書的關係是相反,但在家庭中有個長期需要照顧的親人,難免會厚此薄彼
在凱特與病魔纏鬥的十幾年間,整個家庭也隨之在無聲無息之中起了變化
其中非常值得令人探討的是莎拉的角色
莎拉與布萊恩心疼自己女兒年幼便要對抗病魔,將大多的時間心神都花在凱特身上
導致哥哥傑西行為偏差,抽煙、喝酒、縱火、偷車....等行為來吸引父母親的注意與關愛
而安娜則認為自己的存在價值只是為了維持凱特的生命,畢竟她的誕生是在有特殊目的前提之下。
在看到書本的前半部,蔚雲對莎拉明顯將重心完全偏袒凱特,無視於其他孩子的內心感受而感到氣憤與不平
或許自己也是生長在兄弟姊妹很多的家庭之下,年幼時總是經歷過互相爭寵的那段日子,因此心有戚戚焉
但我忽略了我自己在閱讀此書是站在"小孩"的立場去思考,而沒有以一個"父母"的角色去設想
「我的人生宛如建築物著火,我的一個孩子在裡面,而唯一能救她的機會是派我的另一個孩子上場
因為只有他認識路。我知道我在冒險嗎?我當然知道。
我可以瞭解那可能導致我或許會同時失去兩個孩子?是的,我瞭解。
我知道或許要求她去做是不公平的嗎?我絕對知道。
可是我也知道那是我唯一可以同時保住他們兩個的機會。那合法嗎?合乎道理嗎?
那是瘋狂的或是愚蠢的還是殘酷的主意?我不知道。可是我衷心相信那是對的。」P.414
當莎拉這樣說出自己的感受時,我才瞭解原來她不是不愛她的小孩,而是身為父母的心願只想要保持一個"家"的完整
作者用角色個別敘述的過程銜接整個故事使用得恰到好處,可以看到每個人心中的矛盾、苦澀與無奈
閱讀完此書,而後,我將這本書給我也愛閱讀的娘看
同樣也身為母親的角色,她對此書也有很深的感觸,我們還能夠談論一番呢!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r)
作者: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
譯者:林淑娟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01日
ISBN:957052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