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現代科技發達所賜,我們可以輕易的取得各種知識與訊息,反觀來說,我們身邊無時無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資訊,該如何因應才能夠精準學習。
作者成甲將知識及學習透過不同方面來拆解,知識該如何選擇,要選擇那些可以改變你行為與認知的有用知識,並慢慢加強這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在此書中有個常出現的關鍵詞叫「臨界知識」,意思是我們經過深層思考後,發現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規律或定律。
為何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一種總是最認真、重點話很多、筆記滿滿,但考試卻考不好的人,因為他們的學習方式錯了,這類的人是屬於「低等勤奮」,因為他們讀書的方式太原始。
要跳脫出這樣的學習模式關鍵在於理解及思考,讓新知識與現存的舊知識產生連結,從點變成面,這個觀點跟我先前文章《大腦喜歡這樣學》一樣,可以透過集中與發散的切換對大腦記憶都有更好的效果,全面地理解更甚於單方面的死記。
我認為書中是作者成甲個人的經歷轉換為他的臨界知識,對想再學習方面更上一層樓的人來說大多都很有幫助,只是畢竟這是屬於他自己的臨界知識無法全然套用每個人,有些觀點我能理解但不一定認同,因此,可以學習看看作者的方式尋找屬於自己的臨界知識。
書中最後一章節介紹現有的臨界知識,如:複利效應、機率論、黃金思維圈、進化論、系統思考、八二法則、安全空間。
在商業中,複利效應及八二法則應該耳熟能詳了,而最後一個安全空間讓我獲益良多。
意思是很多事情儘管機率再低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好比鐵達尼撞上冰山,沒人想過全新的油輪會沉沒,所有的設備都是全新的,怎麼會用到救生艇呢?最後因此造成數以百計的乘客喪身;歷史的血淚史告訴我們:再穩固的系統,如果沒有預留足夠的安全空間,都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因此很多事情要預留安全空間,即是為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作,或在極端情況下,為了不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所做的準備。
除了增加安全空間、降低出錯機率,還可以增加備份計畫。
如我們職業生涯,也需要一個B計畫。LinkedIn和PayPal的創始人霍夫曼有一個非常有名的ABZ理論。
他認為,你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三個計畫:ABZ計畫。A計畫,是你目前能夠長期從事,並且值得持續投入的工作。B計畫,是再A計畫之外,你應該給自己創造的新職業機會。萬一A計畫有問題,你可以有應對的方案。Z計畫,是用來應對最糟糕狀況的備用計畫,即假如有一天,你到沒透頂,你的A計畫和B計畫都失敗或失效了,你應該有一個可以保證自己生存的計畫。
學到這個觀念是我閱讀此書最大的收穫,這也說明閱讀的重要,因為可以學習現有的臨界知識,未來也能以此知識擴展到自身學習方面。
精準學習:「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作者:成甲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ISBN:978986134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