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脂肪鹽.jpg

甜滑綿密的冰淇淋是緩解低落情緒的幸福滋味?奶香濃醇的漢堡起司片是營養豐富的真正乳酪?酥脆鹹香的洋芋片為何會誘人不禁吃完一整包?其實,這些美味的加工食品早已經過食品大廠的精密算計,操控成分組成,目的就是要誘人上癮。

 

若您是平常會留意一些關於健康相關的文章或是新聞的人,或許多少知道提倡健康飲食的學術與醫療界都呼籲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天然原形的食物,但在閱讀此書之後,你將會更落實的選擇非加工食品,因為在商業的市場,大家認為消費者在食品的終端擁有最終選擇權,似乎可以選擇對自身最有利的產品,但往往發生食安問題時,消費者永遠是最大的受害者,因為現今市面上所有食品都已無法全然讓人信任了。

現代人飲食為了省時省力,外食族群越來越多,因此儘管景氣低迷的大環境下,餐飲業仍扶搖直上,但其美味餐點背後都存在者商業決策,無論是展店地點、品牌、售價、廣告、活動促銷等,業者唯一不變的共同目標就是盡可能的降低成本以達到商品淨利最大化,而此書則是回歸到最原始的起點,食物與味蕾之間的關係。

有時候人在心情煩躁或是壓力大時吃上一口甜食,來份點心下午茶,會覺得心情瞬間緩和並有滿足愉悅感,因為這正是人體在品嚐糖、脂肪時大腦會有的自然反應,而食品加工業者看準了人類育生俱來有此現象反應,進而不斷研究開發新產品,針對不同族群需求,以賺取更多元更廣大族群的荷包。

只是糖、脂肪、鹽三大添加物背後有些極大的缺點,一會使人上癮,二對健康有害,當現在時代的發達進步,文明病、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的人數也越來越高,食物所造成的影響,絕對有一定的關係。當現在文明病日益增長的情形下,沒有人去追根究底的探討背後可能的主因,作者邁可‧摩斯冒著可能會「被失蹤」的風險發表這本《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來挑戰全球知名的龍頭食品業,揭開食品加工業者眾所周知但又不能說的秘密。

在此先說動物生物界都會擁有身體自行記憶的本能,上癮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反應,只是動物無法像人類可以去追求、創造不同的癮,有賭博、吸菸、毒品、酒精、咖啡、性愛還有本書的重點:垃圾食物。我認為食物是最難以避免的一項,因為人可以不吸菸不喝酒,但是不可能不吃東西,一旦食物在淺移默化之中讓我們與它產生了連結產生依賴,就是成癮的開始了。

糖.jpg

網路文章分享關於糖成癮如下:糖是世界上用得最廣泛的合法毒藥,因為它在大腦裡面成癮的途徑,跟咖啡因、菸、酒、毒品的成分有幾分類似。要如何界定對這個東西是否成癮?它算不算是毒藥?有幾個特點可供檢視

一. 會越吃口味重。如果你吃得越多越純越重,越覺得快活的話,就表示己經上癮了,一旦上了癮,只有越吃越重的份,例如嗜甜者會越吃越甜,不吃的話還會覺得不舒 服、不快樂,嚴重的,一些『戒毒反應』就會出現,例如頭痛、疲倦、發抖,焦慮、不安、憂鬱... ... 如此惡性循環,對身體將造成不良的影響。而且越精製的糖越容易讓人上癮。像海洛因、嗎啡,成分越純,價格越高越貴,因為越純吃下去越High越過癮,糖的 情況也是如此。所以通常吃糖吃習慣的多是白糖,一般市售飲料加的也是白糖,因為白糖精質、無雜味。

二.給一些阻斷鴉片接受器之類的藥劑時, 也會有類似戒毒的反應.這是要在確定己經上癮的時候才使用。當然,糖的成分不像毒品那麼重,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慢慢扭轉過來。.美國大學曾以老鼠做實驗,每 天給老鼠喝25%的糖水,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便發現老鼠統統上癮,而且己經要吃兩倍的量,更糟糕的是,其他食物都不吃了。這個現象就和現在的年輕孩子們一 樣,正餐不吃,甜品、點心、零食倒是吃了一大堆,連最健康的飲料--水--也被汽水、可樂所替代.這些年輕人很多都長得相當瘦弱,病懨懨的沒什麼精神,整 天沒吃什麼東西卻缺乏食慾.糖有一定的熱量,所以不會餓,但它沒有養分,所以身體會日漸消瘦,而且精神不濟.這是從老鼠的實驗中,能清楚看到的結果。

鹽.jpg

以上還只是三詭計其一,但糖、脂肪和鹽的特性都是可以讓人吃了產生滿足感愉悅感,進而會想吃更多,《天下》訪問過作者,他簡短的陳述就精簡地道盡食品加工業者在競爭壓力下必須做出的「必要之惡」。網址連結

摩斯研究,食品業者大量使用鹽、糖、脂肪加味,導致美國消費者,從兒童、成年人到老人,所吃的含鹽、糖零食,每年都在成長。到現在,美國每三個成年人、每五個兒童,就有一人肥胖(BMI超過三十)。摩斯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不少食品業的高層對此懷有罪惡感,卻無意解決。業者的解釋是,消費者自己愛吃更多的糖、鹽、脂肪,「如果我們少加一點,他們也會少買一點,競爭者就會搶下市場,我們就落入陷阱了,」一位食品公司高階主管坦承。食品業這種「鹽糖軍備競賽」,使有意改革的公司也卻步。直到最近,各國政府為了打擊肥胖,祭出禁售或加稅手腕,各家公司才開始行動。例如五大食品公司:卡夫、雀巢、百事、康寶、通用磨坊等,開始減少某些產品的含鹽糖量。可口可樂也在一月推出廣告,促銷瓶裝水和低卡飲料。

摩斯的研究,已引起廣泛討論。他特別接受《天下》專訪,透露消費者不知道的食安危機。我為上一本書,採訪食物被大腸桿菌汙染的過程中,一個食品公司消息來源告訴我,除了食品汙染,有另一個正逐漸升高的「公共健康危機」,更值得關心:食品公司故意在產品裡添加東西,他指的添加物,是鹽、糖和脂肪,所以我開始做研究。我發現,食品大廠使用鹽、糖、脂肪,讓我們(消費者)對他們的產品上癮。他們雇用科學家計算這些添加物的黃金比例,讓我們吃得更多。他們不是故意要讓世界變胖、或生病的邪惡企業,他們只是熱衷銷售產品。

食品業的高層也承認,他們至少要為全球蔓延的肥胖問題負責,並且也有全部責任要想出解決方法。我最驚訝的是,食品公司的人對鹽、糖、脂肪的成癮,比我們更嚴重。他們用這三種成分當防腐劑,好讓產品能夠在架上多留幾週,甚至幾個月,這是他們的便宜之計。為了維持極低售價,他們不用貴的成分,像是新鮮辛香料,而是用便宜的鹽、糖、脂肪。另外,他們也需要這些成分,尤其是鹽,去蓋住食品加工過程中變壞、 或是不好的味道。

食物中的「濕狗毛味」

食品業者會用「烹煮變味」(WOFwarmed over flavor)這個術語來形容。例如,肉類不斷加熱後,味道很像「濕狗毛」。鹽可以掩蓋烹煮變味。食品公司也曾試圖改變。一九九九年,美國食品公司執行長們,有一場罕見的私人聚會,討論肥胖問題。當時,這問題還不嚴重。會中,卡夫食品(Kraft)資深總裁麥可慕德,起身警告大家,必須為肥胖問題負責,否則會失去公眾信任。他請求大家共同做些事幫助消費者。事後,慕德認為這場聚會是個災難,其他執行長們激烈攻擊,拒絕他的提議。食品業者認為,鹽、油、脂肪是魔術配方,是他們提供方便、低成本、好吃食品的三大生存支柱。

二○○三年,卡夫食品推動「搶救肥胖」活動。這在食品業極為少見。卡夫採用一個新規定,減少對兒童推銷含糖食物的行銷費用,改善食品標識,提供更多營養資訊。並且,規範他們的食品科學家,在製造新產品時,不能超過鹽、糖、脂肪含量的上限。問題是,卡夫的競爭者並沒有跟進,它的餅乾類商品面對慘烈競爭,只好回頭製造更大、更油膩的餅乾。

最後,所幸在飲食成癮狀態下,只需透過每餐慢慢降低糖、脂肪與鹽的食用量,就可以戒癮外還能找回更健康的身體與體態。

 


糖、脂肪、鹽。食品工業誘人上癮的三詭計    SALT, SUGAR, FAT : HOW THE FOOD GIANTS HOOKED US     

作者:邁可‧摩斯   MICHAEL MOSS    

譯者:盧秋瑩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50325   

ISBN978965842437

arrow
arrow

    蔚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