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之歌  

 

我借書其實很憑感覺,看看書名、書封、編排方式,還有一點緣分,閱讀時也是在不先查看書本大綱的狀況開始看起,因此翻起的每一書頁都有種拆禮物的驚喜。

 

228,是個沉痛的歷史悲劇事件,在經過多年後的現在則成了人人期待放假的日子,趁著這天假日,我翻開了這本陳列的《躊躇之歌》,從書名之中無法明確得知此書和怎樣的事物相關,閱讀到幾十頁發現竟然與228事件有些相似的白色恐怖。
 
作者陳列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回顧事件的過往,在當時的年代,幾乎凡是高知識分子都難逃白色恐怖的摧殘,是個用集權高壓的方式控制人民思想,防止有反抗因子作祟,寧可錯殺一百也不願放過一人的方式大規模的行動。
 
如今事隔多年,原先的仇恨也隨著受到波及人數越來越少則越來越淡,但我們仍可透過書籍,不朽的文字將會記述著這一段歷史,我們循著歷史的軌跡行走,踏上這塊土地上曾經深沉的痛、醜惡的傷疤,時間的演變同時也要小心翼翼著別再重蹈歷史的覆轍。
 
 
《躊躇之歌》是作者在描述自己的過往,書籍的簡介完善地記載書中五個章節始末,但不是為了挑起不滿或是紛端,作者陳列說:希望從一個回首的角度,通過藝術的處理,以一本完整的散文冊,安靜而細緻地去辨識這一路走來過程中,在身邊與心裡不時遲疑搖晃的或真或假的光與影,讓這一次的寫作,如卡夫卡所說的,「是一隻從黑暗中伸出、向美探索的手。」同時,紀念台灣走過的一段年代。
 
二十六歲那年,他寄居佛寺讀書,於早晨叩鐘裡醒來,在規律的打板聲中止靜就寢,起臥安然,以為可以單純思索文學,生活節奏很輕,世界很遠。但那一個突兀的深夜,急促的敲門聲打破幽靜,莫名的肅殺與質疑將他扯進一處森冷的黑暗裡。世界一夕間扭曲變調。
 
歧路之後,是伴隨一生於文學與政治之間的徬徨躊躇,整部書實為一篇長達三十年歲月的散文書寫,分為五個章節,記錄五段時空:首章〈歧路〉寫一九七二年,他在佛寺的文學生活,被捕與審訊。〈藏身〉記述出獄後一年的日子。〈作伙〉為從政之後,參與黨部運作與第一次參選經驗。〈假面〉將時空移至中山樓,記錄做為國大代表的見聞與省思。〈浮雲〉則是經歷選舉後,從鄉間草野觀看朝野的心情。
 
全書流露的是一種情懷,而非情緒;是一種祝福與祈禱,而非控訴。當一個人面對人生的徬徨,信心的質疑,如何觀察、看待,並尋求一種解釋,如何與更大更寬廣的天地連結,得到安頓。
 
陳列的文章不見得有答案,他以詩學的角度,追索時代社會面貌,細緻地敘說自我信念反思、盤整的歷程。內斂沉靜中,帶著滔滔雄辯的力量。
 
 

 
躊躇之歌  
 
作者:陳列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年7月23日 
 
ISBN:978986582319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躊躇之歌 陳列
    全站熱搜

    蔚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