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書名《我的家在蜜糖灣》時,書名有個蜜糖讓我有種認為應該是個陽光甜美的地方的錯覺,

甚至會聯想到孩童時期常哼唱的『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想像著和樂的家庭快樂的在蜜糖灣的生活,

直到打開了書頁,這幅美滿的想像圖就像被擊碎的玻璃,發出鏗的一聲清脆撞擊聲響,碎裂的玻璃一塊塊地掉落而瓦解。

此書算是作者海倫‧庫柏的自傳,記載著她與自小生長的賴比瑞亞難分難離的羈絆與回憶。

海倫‧庫柏的家族隨著美國解放黑奴政策後搭乘渡輪來到了賴比瑞亞,當地稱他們為剛果人,

剛果人初到賴比瑞亞,脅迫當地人民以極低的價格賤賣土地給他們,因此海倫‧庫柏就像其他剛果人一樣在一個優渥富裕的家庭下成長,

且雇用眾多當地原住民為奴隸,有保全、洗衣、駕駛、廚師、還有一名專門陪伴海倫成長的尤妮絲。故事中富裕的家庭背景與《追風箏的孩子》相似。

只是諷刺的是,在脫離奴隸制度的剛果人,來到了新環境賴比瑞亞卻繼續延續了他們仇視的奴隸制度。

1980年,賴比瑞亞發生了政變,動盪的政局,叛變的軍隊掠取了政權,打著以人民為主的口號來制領這個國土。

相對的,那些富裕的剛果人首當其衝的被作為開刀的對象,他們屠殺剛果官員,強暴剛果婦女;

庫柏家族當然也不例外,士兵來到庫柏家打算抓以前從官的父親,由於當時她的父親已經和母親異離因而沒法抓人空手而歸,

但是其中士兵打算指染海倫,海倫母親為了不要讓士兵傷害她的女兒,而犧牲自己被士兵們強暴。

這樣的國家,在海倫的心目中已經完全的變了調,不再是個無憂無慮快樂的國度,已是個流血成河、充滿死亡之地,

母親急忙的將她與妹妹送往美國躲避接踵而致的災難,但尤妮絲則繼續留置在賴比瑞亞,海倫一去美國便是20多年,

這之中再也沒有踏進賴比瑞亞一步,雖然期間仍舊有以信件與尤妮絲聯繫,

但彼此相隔許久,歲月日升月落地更迭,時間與距離無情地拉開了兩人的情誼。

而後海倫當上了記者,報導了許多有關黑人種族歧視等相關的專欄,也被指派到伊拉克當戰地記者,

在伊拉克槍林彈雨的殺戮戰場,讓海倫萌生了『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國土』的念頭。

隨後,她離開了伊拉克轉向至賴比瑞亞,也重新踏上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故鄉,尤妮絲便是她回來的動力,總算可以再度見到她牽掛以久的伊人了。

  



此書的寫法蠻特別的,是以年份與地點作為章節的區隔,剛開始會有些不適應,但幸好在每篇故事的串聯之下,並不會產生太大的脫節。

前半部在賴比瑞亞日子的主題除了描述她與尤妮絲相識與生活,但絕大多部分則偏向自己童年的富裕生活與家族史,有些模糊了與尤妮絲相處的重點。

但我可以感受到海倫‧庫柏以一個記者的身分,要讓世人知道賴比瑞亞發生的種種一切,

要讓大家正視戰爭、內亂會帶給一個國家多大的損害,因為這就是她的親身經歷、切身之痛,她的成長過程。

還有劃分種族也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這是當年海倫意想不到的地方,

原來賴比瑞亞原住民是如此憎恨剛果人,原來這仇恨早已埋得如此的深,因此也使得剛果人引來殺機。

也幸好海倫在戰爭、政變、貧窮、喪親之痛這些種種危機之中驚險渡過,今天才能夠以這本《我的家在蜜糖灣》讓我們知道和平與尊重的可貴。


 

我的家在蜜糖灣    The House at Sugar Beach

作者:海倫‧庫柏      Helena Cooper

譯者:余佑蘭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0955

ISBN:97898672478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蔚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